教學網頁http://faculty.nptu.edu.tw/~zenpin/ 課程大綱、參考書目、注意事項、授課講義、筆試題庫、學期成績計算方式。
課程目標:
1. 瞭解藝術研究法的定義、內涵、種類、特質、功能與適用情境。(瞭解什麼叫做藝術研究法)
2. 探索藝術研究的議題。(知道可以做什麼議題的研究)
3. 實作與研習體驗各種藝術研究方法。(學會如何做)
開課班級:視藝系研究所
授課教師:李堅萍
序 |
課程主題 |
課程內容 |
1.
|
課程概論 |
課程目標、實施方式、教科書、參考書、考試內涵與成績規定等 |
2.
|
藝術研究法概論 |
研究的定義與內涵 研究的相關名詞 研究的進行方式 文獻探討的內涵、特質與目標 |
3.
|
論文架構 |
如何搜尋、選擇與定義題目 |
4.
|
資料搜尋與處理 |
學術論文、期刊、研究報告資料庫搜尋整理技術 調查研究實例 資料鍵入與處理 統計理論與實作 |
5.
|
調查研究法(對象:人) |
定義與內涵 種類與特質 調查研究工具之設計 研究工具之考驗 實例演練(請下載): 李堅萍(2006),自我效能與技能課程學習成效之相關性與差異性研究──以陶藝技能為例。國教學報,18期,頁103-124。 研究法-1調查-國教學報18期數據。 李堅萍(2006),工藝技能學習成效與自我效能之相關性研究。藝術教育研究(TSSCI期刊、THCI期刊),12期,頁39-64。研究法-2調查-藝術教育研究12期數據。 王佩雅、李堅萍(2007),國民小學師生對校園公共藝術的審美判斷之個案研究。國教學報,19期,頁135-165。 李堅萍、游光昭、朱益賢(2008),自我效能影響創作性技能之發展階層研究—以陶藝拉坯技能為例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,39卷1期,頁105-136。 李堅萍(2009),創作性技術生手與熟手之創意表現和自我效能的差異性與相關性。藝術學報,5卷1期,頁1-24。 研究法-3調查-藝術學報5卷1期數據。 |
6.
|
調查研究法(對象:人) |
統計軟體實作(一) |
7.
|
調查研究法(對象:人) |
統計軟體實作(二) |
8.
|
調查研究法(對象:人) |
統計軟體實作(三) |
9.
|
期中考試 |
筆試(開書考試) |
10.
|
調查研究法(對象:物) |
定義與內涵 種類與特質 調查研究工具之設計 研究工具之考驗 實例演練 黃瓊儀、李堅萍(2003),國小學生運用電腦滑鼠繪圖與美術畫筆繪圖之線條形式比較研究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,16卷2期,頁67-90。 溫知禮、李堅萍(2004),台灣廟宇石雕與泥塑工藝表現形式之比較研究。國教學報,16期,頁307-339。 李堅萍(民94),陶藝釉藥呈色劑之顯色能力研究。台中教育大學學報,19卷2期,頁21-51。 李堅萍(2006),陶藝塞格式釉方數值與比率之最適區間研究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,19卷2期,頁51-68。 李堅萍(2006),庶民生活意象於屏東六堆客家廟宇工藝之表現形式研究。台中教育大學學報,20卷1期,頁53-77。 王佩雅、李堅萍(2007),國民小學師生對校園公共藝術的審美判斷之個案研究。國教學報,19期,頁135-165。 李堅萍、朱素貞、劉蕙儀(2015)。Teresa M. Amabile創造力動機理論於造形創造力的適用性與差異性研究。藝術學報(THCI期刊),11卷2期,頁1-18。 |
11.
|
調查研究法(對象:物) |
統計軟體實作(四) |
12.
|
觀察研究法 |
定義與內涵 種類與特質 觀查研究的目的與功能 實例演練(請下載): 李堅萍、游光昭、朱益賢(2008),國中科技教育運用Teresa M. Amabile工作動機原則與自我效能激發策略之研究。新竹教育大學學報,25卷2期,頁129-159。 李堅萍、朱素貞、李學然(2012)。視覺藝術學習者創作藝術之表徵因素的個案研究。藝術教育研究(TSSCI、THCI Core期刊),24期,頁47-72。 李堅萍、朱素貞、劉蕙儀(2015)。在技能精熟歷程中的創造力演進模式研究--以陶藝造形創造力為例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,26卷1期 (accepted)。 |
13.
|
觀察研究法 |
觀察研究實例 觀察工具的設計(研習資訊,19卷4期) 資料處理 分析與解釋 實例演練 |
14.
|
(準)實驗研究法 |
定義與內涵 種類與特質 實驗研究的目的與功能 實例演練(請下載): 李堅萍(2004),陶藝釉方三角座標試驗法之改進研究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,35卷1期,頁21-36。 李堅萍(2004),陶藝三角座標試釉法與塞格式試釉法效能之比較研究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,35卷2期,頁43-70。 李堅萍(2004),電腦影像處理科技模擬美術繪畫教學模式之實驗研究。新竹師院學報,18期,頁437-464。 劉建增、李堅萍(2005),資訊科技融入視覺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影響之研究。國教學報,17期,頁3-26。 李堅萍、呂孟穎(2006),國民小學設計課程之電腦輔助教學模式實驗研究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,37卷1期,頁41-66。 李堅萍(2008),自我效能激發策略提昇陶藝技能學習成效的實驗研究。藝術 學報,4卷2期,頁37-58。研究法-4實驗-藝術學報4卷2期數據.sav 李堅萍、吳玉雯(2009),畫骨或畫形?以基本幾何圖形引導學童繪圖的造形創造力表現研究。屏東教育大學學報,32期,頁215-242。 |
15.
|
實驗設計 |
實驗程序規劃 實驗控制 實驗研究實例 |
16.
|
||
17.
|
||
18.
|
彈性調整 |
補課、補考、補交作業 |
註:以上授課內容不變,但次序得視教學情境調整。
相關事項:
1. 教科書:周文欽(2006),研究方法:實徵性研究取向(二版)。台北:心理。
2. 參考書:
王佳煌等譯(2002),當代社會研究法 : 質化與量化途徑。臺北 : 學富文化。
吳明富譯(2006),藝術治療研究法 : 以藝術為基礎的研究法。臺北 : 五南。
吳明隆(2007)。SPSS統計應用實務(二版)。台北:松崗。
吳明隆(2007)。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實務。台北:五南。
邱皓政(2005)量化研究法 (一) : 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。臺北 : 雙葉。
徐昊杲、邱佳椿(2010),技職教育研究教戰手冊SPSS基礎篇(二版)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郭生玉(1991),心理與教育研究法。台北:精華。
3. 依學校規定:每節課均須點名。缺課請務必循請假系統辦理請假。
4. 教學方式:實作導向,實際體驗研究歷程。
5. 連續上課,所累計下課時間移往最後一節;課間有盥洗需求者,請自行前往。
6. 學期成績總分100分之計算方式:
(1) 軟體操作、作業實習,佔80分。
(2)日常表現(課堂討論、出缺席率、準時上下課等)20分。
(3) 補考通過,以及格分數70分登錄;補考未過,以原分數登錄。
7. 對本課程的教學、作業、評量方式等,敬請隨時提供高見,可於課堂中即時反映;可以書面於老師信箱留話,或請電7663800轉35510,或請系辦公室職員留話,老師會即時修正或公論後採行。